山西8亿监控系统竟不测苯胺 事发企业照旧运转
天脊集团厂区未停工,工厂四周大小烟囱仍是浓烟滚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工人用活性炭清理河水。(特派记者 张岂凡 现场图片)
昨日,在山西潞城,天脊集团的母公司潞安集团调集2000余名员工,会同武警官兵加紧对受污染的河沟进行清理,此时距苯胺泄漏事故已经发生9天。
在此次苯胺泄漏事故中,山西省曾高调自我标榜的省级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因未能发挥作用而遭到诟病。昨日,山西省环保厅回应表示,该系统无针对苯胺污染物的实时监测。而针对厂区私下排污入河、迟报之外有否谎报、是否还有其他污染源等质疑,当地仍然保持沉默。
另外,昨日下午,河北邯郸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因山西苯胺泄漏事故停止向该市供水的岳城水库,经科学检验水质合格,该市将重启以岳城水库水为水源的铁西水厂,市区供水即将实现正常。
出事厂区外拉煤卡车排队
天脊集团上世纪80年代在潞城建厂,以天脊集团为主的化工企业成为潞城的支柱产业。
在天脊主厂区的南侧,还环绕着水泥、钾盐化工、应用化工等多个分公司,其中也包括事发公司方元化工公司的办公区域。
昨日上午8时许,晨报记者在天脊集团厂区外围看到,一辆辆拉煤的卡车正在厂外排着队,高高的烟囱群不断地向外冒着浓烟,从排污口排出的工业废水带着白腾腾的蒸汽,顺着排放沟一路向下流淌。这番忙碌的景象,很难与长治市政府对浊漳河流域112户化工企业进行停产整顿的说法联系在一起。而在方元化工公司门前,一辆天脊集团的班车停在门口等待接送员工。对此,天脊集团一名员工表示,整个厂区中,只有方元一个环节的设备被停下,就是出事的苯胺罐体区域。
昨日全天,晨报记者多次尝试进入天脊集团厂区及各个分公司均遭阻拦。几番询问后,晨报记者在厂区东南部找到了一个雨水排放口,隔着一条马路不远处的围墙内,就是发生泄漏的苯胺罐体。去年12月31日,一根输送苯胺的软管爆裂,苯胺沿着排水口流入到河道内。
“污水废气一排,啥都没了”
根据长治市政府前日的通报,发现泄漏事故后,有关方面同时关闭管道入口出口,并关闭了企业排污口下游的一个干涸水库,截留了30吨苯胺,另有8.7吨苯胺排入浊漳河。
晨报记者昨日上午从天脊厂区出发,沿着厂区南部的一条河沟(整个化工厂区的排污沟渠)走不到2公里就来到了王都庄。王都庄只通有一条断头的公路,村民进出都必须通过天脊厂区。正在整理稻草喂牛的74岁的村民王大爷告诉晨报记者,20多年前化工厂没有建起时,河沟水流比现在要大得多,而且很清澈,夏天孩子们都爱在里面抓鱼、玩耍。
另一位村民李师傅也向晨报记者表示,原先河沟只排生活污水,等工业污水也开始排放时,大家就开始远离它,没人再用河沟里的水了,浇地也不用。“我们现在都不称它为河,就叫排污沟。”
沿着这条河再往下10多公里就到达黄牛蹄村,在流至该村前,这条蜿蜒的小河沟和其他河流汇集流入百里潭水库。于是一个大坝隔在了水库和黄牛蹄村之间。昨日,记者看到,结起厚厚冰层的百里潭水库周围都有“人畜禁止靠近”的告示。事故发生后,天脊集团工作人员全力在大坝拦截,但仍有8吨多的苯胺顺着冰面下的水流,通过水坝的出水口流向下游,进而流入浊漳河,影响河北邯郸、河南安阳的居民生活用水。
昨日,百里潭水库内进驻了多辆大型挖掘机,潞安集团从旗下煤矿调来上百名工人在此清污作业。在大坝上,黄牛蹄村一位徐大爷告诉晨报记者,这些员工大约在1月2日、3日起开始出现在附近。而和王都庄的王大爷、李师傅一样,他同样是看了电视报道后才知道发生了苯胺泄漏事故。
虽然此前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故,但黄牛蹄村的村民仍然对化工厂带来的污染深恶痛绝。“二十年前水库里面还有鱼,山上还有蘑菇生长,污水废气一排放,啥都没了。”
企业调2000余员工清污
河沟经过黄牛蹄村的大坝再往下游8公里左右,就到了潞城市与平顺县交界处,此时这条从天脊厂区蜿蜒近30公里的小河正式汇入浊漳河。
晨报记者昨日中午在潞城市辛安村看到,穿着同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河沟汇入浊漳河的入水口,更换装有活性炭的麻袋清理河水。不远处,另一拨工人用铁锹砸冰、起堆,而后装入编织袋运走。现场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和百里潭水库作业的员工一样,他们同样所属潞安集团,昨日首次被调到这里清污,总人数达到2000人。此外,在河沟流进的其他村落,还有武警参与,帮助砸冰清理。
而在下游的浊漳河沿岸,晨报记者看到有不少村民临水而居,河水没有结冰,水质比较清澈,也没有明显气味。这一带的村民同样也是在前两天才知道“河水有毒”。“别看这水清,前几天还漂过死鱼。”
晨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上游的王都庄、黄牛蹄村村民,还是下游的辛安村、安乐村村民,他们对于河沟过去的污染已经习以为常,平时都远离它,只是偶尔灌溉一下玉米地。然而,这次事故发生后,大规模的清理活动让一丝忧虑在他们之间传开。资料显示,苯胺毒性较大,处理起来有很大难度,并且有可能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要是以后我们喝的井水也有问题了,那该怎么办啊?”村民们说。
昂贵监测系统是否成摆设?
苯胺泄漏事故被瞒报迟报,污染影响三省多水域,山西省环境污染监控的失职遭到质疑。据了解,2008年3月,全国首个“监控合一”的省级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在山西省建成并投入使用,山西省环保厅曾介绍,该监控系统筹建耗资超过8亿元。这次出事的天脊集团正是这套昂贵系统的自动监控企业之一。
对于监测系统为何没有及时监测到苯胺泄漏事故,山西省环保厅总工程师刘大山昨日回应说,这一监测系统并没有专门针对苯胺污染物的实时监测。据刘大山介绍,目前山西省内的这套监测系统,监测的水上方面主要是氨氮和COD(化学耗氧量),“此次污染物是生产性事故导致的排放,监测系统没有专门针对苯胺污染的监测。” |